8月金融数据解读:信贷同比小幅下降,新增社融有所回落
发布时间:2021-09-13 09:24:53 浏览:356
新华财经北京9月11日电(分析师蔡翔宇 刁倩)人民银行9月10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8月信贷同比小幅下降,新增社融有所回落。8月信贷投放规模符合预期,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两个月少增,这反映出在严监管及生产成本压力攀升下,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有所减弱。社融增速有所回落,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政府债券净融资额基数较高,其次是信托贷款及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的拖累。流动性方面,地方债加速发行叠加企业短期贷款疲弱,8月M2、M1增速双双下滑。
一、信贷同比小幅下降,新增社融有所回落
8月信贷同比小幅下降,新增社融有所回落。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631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9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295亿元。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05.2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较7月份降低0.4个百分点。8月末,M2余额231.23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2.2个百分点;M1余额62.67万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7个和3.8个百分点;M0余额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3%。当月净投放现金342亿元。
8月的信贷投放规模符合预期,因季节性影响,较7月有所回升,但受各分项的影响,同比有所回落,一是受到汛期疫情的影响,居民消费短期内受到一定冲击,企业生产原材料供应及产品交付不畅,生产周期延长;二是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仍旧偏高,企业生产成本企高压缩融资需求。社会预期内回落,最主要的原因是去年同期天量的政府债券净融资额推高了基数,而8月虽然政府债加速发行,但仍对社融增速有所拖累。
二、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继续下降,居民短期及中长期贷款双双回落
从企业部门信贷部分来看,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6963亿元,同比多增1166亿元,增幅为20.11%。其中,企业短期贷款减少了1149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减1196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5215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2037亿元,降低28.09%,票据融资增加了2813亿元,同比多增了4489亿元,增幅达267.84%。
整体来看,8月企业短期贷款及中长期贷款同比均有所下降,票据融资则同比大幅多增,对企业部门新增贷款作出主要贡献。8月的企业信贷基本符合我们在9月2日发布的《8月金融数据前瞻:信贷同比或小幅下降,社融增速或有所回落》报告中的预期:“8月制造业总体扩张趋势有所趋缓,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整体较为弱势,因此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或有所降低。”去年再贷款、再贴现所拉动的企业短期贷款大量到期,因此导致近几月的新增企业短期贷款持续收缩。8月这一分项在近10年中仅好于2018年同期。而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降低,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一是8月仍有部分地区受到汛情以及疫情的影响,导致生产计划以及融资计划被打乱;二是房地产信贷集中度管控以及针对融资平台信贷的约束并未放松;三是8月PPI环比小幅升高,中下游企业成本升高压缩融资需求。票据融资方面,企业票据三个月多增,一方面是在强监管下,银行以票据冲量说明企业信贷需求整体不强,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市场对于信贷预期较为悲观,提前布局收票。但票据贴现利率反转说明市场对信贷过度悲观的预期出现了分歧,预计后续票据融资增量有限,信贷结构逐步改善。
从住户部门信贷部分来看,住户贷款增加5755亿元,同比少增2660亿元,少增超过三成。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96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1348亿元,同比降幅达47.4%。中长期贷款增加了4259亿元,同比少增1312亿元,同比降低了23.55%。8月居民短期及中长期贷款双双回落,成为本月信贷的主要拖累项目。
住户部门信贷情况基本符合我们在9月2日发布的《8月金融数据前瞻:信贷同比或小幅下降,社融增速或有所回落》报告中的预期:“8月,疫情影响持续存在,供需失衡拖累乘用车市场,居民短期贷款或有所下滑……房地产市场成交走低,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或将小幅下降。”从短期贷款来看,8月居民短贷同比降幅较7月虽有所缩窄,但也达到了47.4%。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偶发疫情的影响持续存在,短期内仍对8月的消费增长有所拖累,居民短期消费需求走弱;另一方面是乘用车市场表现不佳,因8月国外疫情影响,部分芯片厂商停产,供应链受损以及持续去汽车库存,导致目前供需失衡较为明显,对乘用车市场有所拖累。从数据上看,8月整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45.3万辆,同比下降14.7%,且相较2019年8月下降7%,增速偏弱。8月零售环比下降3.3%,与历年月度环比正增长在6-10%的区间相比较为低迷。
中长期贷款方面,8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了4259亿元,同比少增1312亿元,降低23.55%。居民端中长期贷款同比已连续四个月转负,主要是受房地产市场热度降低的影响,而背后的原因则是房地产政策继续保持监管高压。数据显示,8月份有66个城市新房市场成交量环比持续下滑。同比2020年,8月单月套数和面积同比下降10%和14%,下降幅度逐渐加大。从单月成交环比情况来看,8月新房成交套数和面积环比分别下降16%和17%,连续两个月下滑。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因此,预计未来房地产投资将继续承压。
三、信托贷款受监管影响继续下降,表外票据多减拖累社融增速
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9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295亿元。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05.2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较7月份下滑了0.4个百分点。8月社融增速下行主要受到信托贷款大幅多减、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的少增以及政府债大幅少增的影响。
表内融资方面,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7万亿元,同比少增1488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347亿元,同比少增50亿元。对实体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主要原因在于居民及企业中长期贷款少增的拖累。
表外融资方面,8月份整体(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05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77亿元,同比多增592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362亿元,同比多减1046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27亿元,同比少增1314亿元。表外融资的表现符合我们在9月2日发布的《8月金融数据前瞻:信贷同比或小幅下降,社融增速或有所回落》报告中的预期:“信托贷款或将继续拖累表外融资……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净融资额同比将持平或有所下降。”
信托贷款大幅多减及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的少增均对表外融资有所拖累。信托贷款大幅多减主要是由于监管部门保持对信托通道的压制。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68家信托公司共发行2073只1568.3亿元的集合信托产品,相较去年同期的2415只2358.2亿元的规模,在发行只数上下滑14.2%,而在融资金额上则锐减了33.5%。这也是继今年7月份环比下降后的再次“缩水”。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多减主要由于8月贴现发生额同比高达50%,反映当前票据贴现需求远高于去年同期,而8月票据利率从整体来看均在低位运行,说明银行“以票冲贷”动力强,收票需求大。
四、企业债净融资额恢复到较高水平,地方专项债发行加速仍拖累社融
直接融资方面,8月企业债净融资额为4341亿元,环比增加13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682亿元,增幅达18.64%。企业债净融资继续企稳,并达到自去年5月之后的最大值,主要是因为当前利率与政策环境叠加企业资金需求,促使8月新发债券金额增长。8月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478亿元,同比多196亿元,环比多540亿元。
政府债券方面,8月政府债券净融资9738亿元,录得今年以来最高月度值,同比减少4050亿元,环比多增7918亿元。8月政府债券净融资额同比大幅降低,主要原因是2020年8月1.38万亿元的政府债净融资推高了基数。虽然8月政府债对社融增量有所拖累,但可以看到政府债增长开始发力。7月30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目前地方政府提前规划布局、统筹债券,尤其是专项债的发行节奏,预计9月政府债净融资情况还将有进一步明显的改善,将会对社融起到主要支撑作用。
五、地方债加速发行叠加企业短期贷款疲弱,8月M2、M1增速双双下滑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1.23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2.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2.67万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7个和3.8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3%。当月净投放现金342亿元。
8月M2同比增速由上月的8.3%小幅下行至8.2%,符合此前预期。主要原因来或为以下三方面:一是短期企业信贷疲弱,但中长期贷款仍支撑货币增速。8月人民币贷款尽管比上年同期少增631亿元,但是住户贷款多增保持平稳。此外,虽然企业短期贷款减少1149亿元,但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5215亿元支撑货币增速。二是人民币存款恢复新增,侧面说明经济动能正逐渐恢复。8月人民币存款结束7月人民币存款减少的态势,恢复新增。虽然同比少增5672亿元,但住户和非金融企业存款都有大幅增加,或暗示居民和企业经济状况改善,经济动能正在逐渐恢复。三是8月地方债发行提速,拖累M2增速。今年政府债发行节奏相对上年同期偏慢,但8月地方债发行提速。8月地方债共计发行8797亿元,相较7月份上升2230亿元,创年内发行规模新高。地方债的发行将吸收金融机构较多流动性,但央行也通过公开市场释放了相当流动性对冲,对货币增速拖累程度可控。
8月M1增速继续下行至4.2%,已连续7个月下滑。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相比上月下滑0.3个百分点。PMI数据已连续5个月下滑,创2020年3月以来的新低。受疫情及极端天气扰动,中小企业复苏动能受阻,继续拖累M1增速。
8月M2-M1剪刀差连续4个月走阔,企业经营活力趋弱。如果M1增速小于M2,则表明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资金在经济运行中沉淀下来,经济活力有待提振。考虑到8月疫情及极端天气在月底前已有效控制、气候趋稳,再结合9月中秋、10月国庆假日临近,消费需求提升,均有利于制造业、服务业投资等稳定增长,预计9月M1增速或有小幅回升。
8月M0增速上行0.2个百分点至6.3%,符合预期。从此前7月金融数据看,居民消费的动力依然较强,但受到国内疫情反复及极端天气的影响,消费释放的节奏频繁被打乱,现金存款增速M0稍有回落。但8月疫情已逐渐得到控制,暑期旅游居民或由跨省旅行转为本地出行,消费增多或推动8月M0增速提升。
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