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价格预测
铜:沪铜反弹回落,市场持仓微增。隔夜美联储会议虽然解读为偏鸽,但近期随着中国煤炭,欧美天然气价格回落,包括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的大幅回调,通胀预期有所削弱,宏观方面交易题材略显匮乏。基本面来看,铜现货进口利润波动较大,进口不畅仍将制约国内四季度现货补库。下游靠地产端需求偏淡,华北现货持续贴水。技术上看,铜价短期处于调整区间,短期维持观望。
铝:铝企电力成本仍处于高位,叠加氧化铝价格持续上涨,电解铝成本仍旧有支撑;需求端受到铝价深度下调提振,下游开工率近期有所回升。不过当前铝锭仍处累库,且市场情绪企稳仍需时间,短期铝价或宽幅震荡为主。
锌:4日沪锌主力2112合约先抑后扬,考验60日均线支撑。期间美联储如期宣布Taper,但鲍威尔发言偏鸽,随着市场对于美联储会议纪要的消化,美元指数震荡维稳部分打压基本金属。现货方面,两市库存均下滑,持货商逢高积极出货,下游刚需采购,交投氛围表现一般,实际消费依然有限。
铅: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果落地,符合市场预期,沪铅近期或继续在1.55-1.6万区间震荡,铅价整体反弹压力也较大,继续关注冬季蓄电池消费情况,建议需求厂家按需采购即可。
锡:沪期锡上方28万整数关口压力仍有效,今日为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预计锡价大概率还是于28万下方震荡交投,价格波动,稳健者谨慎观望为主。
镍:沪镍今日宽幅震荡,美联储Taper落地,符合市场预期。镍铁厂在原料端兰炭和电价没有松动前,成本仍有一定支撑,后期需关注煤炭价格下跌后镍铁原辅料价格的变化,待外围情绪稳定后逢低买入思路对待。
钢材:本周需求依然疲弱,产量略有下降,库存降速继续放缓,钢厂累库压力增大。在地产持续下行、PMI连续两月低于50的背景下,需求前景预期仍偏悲观,关注稳增长力度。随着粗钢压减政策推进,采暖季、冬奥会限产临近,未来供应边际回落将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弱需求、大贴水格局下,盘面多空分歧有所加大,短期仍有反复,关注政策变化。
铁矿:供应平稳,需求在限产影响下,铁水产量维持低位。近期海运费持续下滑,铁矿到岸成本中枢下移,此外目前市场对于终端需求预期悲观,存在进一步带动铁矿回调的可能。我们预计铁矿偏弱震荡,需要注意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
焦炭:近几日钢材领跌的背景下,大贴水的焦炭相对抗跌一些。焦炭现货首轮提降200,但盘面贴水幅度已提前反应大幅降价预期。目前钢厂的铁水有进一步减产动作,即使焦炭供应也基本维持低位,但下游钢厂利润收缩太快,导致跌价传导压力大增。炼焦成本也已开始松动,因此焦炭期价在提前大跌的背景下预计震荡为主,等待最终的基差收敛。
期货价格
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4:59报6.3974元,较周三纽约尾盘跌26点,盘中整体交投于6.3909-6.4020元区间。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CNY)北京时间23:30收报6.3980元,较周三夜盘收盘涨82点。成交量378.23亿美元。
道琼斯指数跌32.72点,跌幅0.09%,报36124.86点;标普500指数涨20.32点,涨幅0.44%,报4680.89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28.7点,涨幅0.81%,报15940.3点
德国DAX30指数涨67.92点,涨幅0.43%,报16027.90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涨31.41点,涨幅0.43%,报7280.30点;法国CAC40指数涨37.14点,涨幅0.53%,报6987.79点;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23.44点,涨幅0.54%,报4333.05点;西班牙IBEX35指数涨9.70点,涨幅0.11%,报9040.50点;意大利富时MIB指数涨129.13点,涨幅0.47%,报27507.00点
纽约油价4日显著下跌,12月交货的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05美元,收于每桶78.81美元。
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T+D 11月5日(周五)晚盘收盘上涨1.09%报369.37元/克;上海黄金交易所白银T+D 11月5日(周五)晚盘收盘上涨1.55%报4855.0元/千克。
COMEX 12月黄金期货收涨1.7%,报1793.50美元/盎司。
国际铜夜盘收跌1.48%,沪铜收跌1.42%,沪铝收跌5.39%,沪锌收跌3.11%,沪铅收跌0.93%,沪镍收跌1.04%,沪锡收跌0.27%。不锈钢跌0.03%。
大商所、郑商所夜盘收盘,轻工领跌,纯碱跌超6%,焦炭、铁矿等跌逾3%,PVC、玻璃等跌超2%,豆二、EG等跌超1%,郑棉、豆粕等小幅下跌;塑料涨超1%,郑煤、郑醇等小幅上涨。
宏观与行业要闻
1、习近平:中国将坚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
习近平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中国将更加注重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增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推进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增加自周边国家进口。中国将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丝路电商”,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升跨境物流能力。
2、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重点行业协会工业稳增长工作座谈会
会议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迅速采取切实管用的措施,破解制约当前工业平稳运行的突出问题和瓶颈。一是着力抓好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贯彻实施,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二是着力加强协调调度,科学合理配置要素资源,保障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重点企业正常生产,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三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宣传和推动惠企减负政策落实,进一步稳定企业预期、提振企业信心;四是着力动员各方力量,压实稳增长责任,形成协同工作合力。
3、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
今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出席2021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开幕式强调,要打造世界一流航运中心,加快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提升航运枢纽整体竞争力、影响力,推动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枢纽城市及枢纽港站“三位一体”发展,着力打造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引领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升级版。
4、动力电池涨价呼声高涨,新一轮行业洗牌悄然开启
“电池荒”热议刚过,近期涨价话题又将动力电池推上风口浪尖。比亚迪、鹏辉能源、国轩高科等诸多主流电池厂纷纷发出涨价函,表示已不堪成本上涨重负,急于向下游纾解压力,一时间动力电池涨价呼声空前高涨。虽然目前电池涨价情绪蔓延,但多数仍处于与客户协商阶段,尚未大范围落地。随着上游扩产节奏的加快,行业供需关系有望在明年缓解,涨价态势或将不可持续;而在如火如荼的涨价潮中,新一轮行业洗牌已悄然开启,具备优质产能和保供能力的厂商将脱颖而出。
5、黑龙江:多措并举做好今冬明春供暖季保煤保热工作
日前,黑龙江省发改委、住建厅联合召开全省保煤保热视频会议,会议强调,各市地要多措并举做好今冬明春供暖季保煤保热工作。一是各市(地)、县(区)要切实承担煤炭保供属地责任,重心下沉,靠前服务,逐户走访摸排算细账,补强薄弱环节。供热企业要切实履行煤炭保供主体责任,主动出击,多渠道挖掘保供煤源,夯实储备基础。二是各市地要在省政府奖补政策基础上,考虑通过购煤借款、购煤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企业政策支持,纾解供热企业运营困难。三是供热主管部门、供热企业集中开展“访民问暖”专项活动,及时处置供热问题。四是对供热企业进行风险评估,防止发生弃供、停供和大面积停热事故,确保今冬明春供热安全、稳定、达标运行,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6、北京出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方案
方案提出,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利用自有建设用地、建筑屋顶等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通过自发自用方式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通过电力市场进行交易的可再生能源电量,按交易结算电量计入购电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可再生能源电力可通过市场化交易实现,也可暂由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代购方式予以实现。方案中明确了相应考核机制,即每年2月底前,将组织开展上年度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完成情况考核,其中,农业用电和专用计量的供暖电量免于考核,由不可抗力造成的消纳在考核时会相应核减。
7、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高镍钴资源保障能力 探索建立镍钴资源商业储备机制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安泰科承办的2021年中国镍钴工业年会11月3日闭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健在大会期间表示,中国镍钴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行业要多渠道提高镍钴资源保障能力,在扩大与镍钴资源丰富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的同时,也要开展钴、锂、镍等金属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镍、钴二次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8、11月4日LME有色金属库存
LME铜库存减3075吨至123400吨;LME铝库存减10100吨至1009725吨;LME铅库存持平至54425吨;LME锌库存减1150吨至193550吨;LME锡库存增25吨至670吨;LME镍库存减1782吨至138096吨
9、11月4日上期所有色金属仓单日报
上期所铜减350吨至10032吨;上期所铝增2070吨至140413吨;上期所铅减1206吨至155524吨;上期所锌增24吨至15794吨;上期所锡增195吨至844吨;上期所镍减201吨至5566吨;上期所不锈钢持平至6421吨。
10、发改委:山西、内蒙古、陕西严厉打击违规存煤场所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消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开展煤炭产地存煤场所清理整顿工作的部署,山西、内蒙古、陕西立即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实地调查检查等方式,对本辖区内存煤场所进行全面摸排,分类加强监管和清理整顿,坚决清理取缔未经批准以及未办理用地、环保、安全等手续的存煤场所,严厉打击利用违规存煤场所囤积居奇、哄抬煤价等非法牟利行为,切实维护煤炭经营市场秩序。
11、国家发改委:继续加大对国内铁矿开发的支持力度
近日,国家发改委产业司一级巡视员夏农率队赴宝钢资源有限公司调研。夏农同志指出,要继续加大对国内铁矿开发的支持力度,研究建立部门协同机制,打通国内铁矿开发上的政策堵点,不断提升我国铁矿石自主保障能力,维护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12、截至10月底通过苏北运河的煤炭运量达1570万吨,同比增长15.6%
据苏北航务管理处4日消息,10月初以来,苏北运河已应急保障江苏徐州、盐城、泰州、苏州等8市15家发电企业,抢运51.4万吨电煤过闸,确保了煤炭资源及时到港。据统计,截至10月底,通过苏北运河的煤炭运量达1570万吨,同比增长15.6%,为社会生产生活用电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