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美国CPI仍超市场预期,但料后续将持续下降
发布时间:2022-05-12 16:58:27 浏览:235
瑞银12日发表机构观点称,通胀仍将是未来几个月美国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的焦点,但美国通胀速度料将持续下降,随着美联储加息压力将减轻,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也将缓解。
美国4月CPI同比上涨8.3%,比上月放慢0.2个百分点,环比涨幅收窄至0.3%,但仍高于市场预期的8.1%及0.2%。数据公布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曾走高至3.05%,之后回调至2.92%左右。标指及纳指昨晚分别收跌1.7%及3.2%。瑞银称,预计未来几个月美国通胀将保持在“令人不安”的高位,但好消息是最新数据显示价格涨势还是有望在年内逐步放缓。
首先,美国商品通胀已经开始下降。4月美国核心商品(核心CPI的一部分)环比只上涨0.2%。从指标来看,虽然新车价格上升1.1%,但其他商品连续第三个月下跌,包括二手车、电视和智能手机。瑞银称,近几个月来,在疫情期间激增的耐用品消费者支出有所缓解,有助于缓解部分供应端瓶颈问题。随着消费模式正常化,家庭在服务方面的花费更多。瑞银认为,预计商品通胀下降趋势将持续。
其次,基数效应也在减缓通胀。过去数个月美国CPI计算是基于2021年经济停滞期间的价格基数。但未来低基数效应将发挥效用,随着去年后半程经济重启,未来几个月CPI的计算将基于经济恢复正常时的价格。
瑞银称,值得注意的是,并非看到能源价格下跌,通胀才会下降。“只需要能源价格增长放缓就可以,因此,在油价走高的背景下,通胀仍有望下行。”截至4月,油价过去12个月上涨约75%,推高了整体通胀。瑞银表示,只要油价未来12个月涨幅不到75%,其对整体通胀的影响力就会减少。
此外,瑞银认为,4月份美国公布数据中显示的住房成本压力不代表消费能力下降。4月美国核心CPI中比重超过40%的住房价格上涨0.5%,连续第三个月走高。对此,瑞银称,生活成本上升不一定影响到消费者支出,这主要是由于“CPI的住房价部分是基于房主估计的租金价值来计算,现实中并没有人支付该价格。”
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