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CRA国际! 请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139-2805-1668

资讯中心

最新最全的行业信息
“避险”黄金不应异化为投机工具
发布时间:2025-04-23 13:04:18 浏览:48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今年以来最“火”的资产,黄金绝对占有一席之地。今年以来,国际金价不断刷新历史高点。继21日站上每盎司3400美元后,现货黄金22日一度突破每盎司3500美元大关,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已超33%。这一轮黄金价格的飙升,在许多投资者看来已是一场“财富盛宴”。

  目前,普通投资者投资黄金的渠道非常多:购买金饰、投资金条、配置黄金ETF、买入银行积存金、交易黄金期货等。以金饰为例,不断走高的金价带火了黄金回收市场,很多人选择在此时“出手”将黄金饰品变现。更有自助黄金回收店铺的负责人说,仅在4月1日至21日,单店的黄金回收量就达1000克。

  一直以来,黄金回收市场存在价格不透明、“烧金”套路等乱象,尽管业界已采取措施改进,消费者仍需提高警惕。不仅如此,更有投资者表示自己曾“贷款买金”,这些贷款多数来自银行,甚至还有人向互联网平台申请网贷来买黄金,一旦价格大幅下跌,将可能导致投资本金亏损,甚至无法覆盖贷款本息。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贷款买金”属于高风险行为。根据相关规定,“贷款买金”涉嫌违规,多家银行在贷款合同中明确禁止资金用于贵金属投资。例如,江苏银行在3月19日就曾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黄金投资领域的公告》强调,信用卡仅限于持卡人日常消费使用,不得将信用卡资金以任何形式投资于理财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黄金等投资性贵金属、股票、基金等。

  近年来,“避险”的黄金具有越来越强的金融属性,金价走势与实体供求关系的关联度已有所降低,更多受到地缘形势以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影响。黄金价格上涨的背后,看似是一场“财富盛宴”,实则隐藏着诸多风险,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加强资金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普通投资者则应避免将“避险”的黄金异化为投机工具,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合理配置资产,莫让“避险”资产成为“风险温床”。
来源:证券时报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

寻商机
供应 求购 商城

小程序

扫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广东中再盟科技有限公司 crainternationa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709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