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铜 反弹动力不足
发布时间:2025-05-07 10:35:26 浏览:13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逐渐显现
随着下游消费逐渐恢复,铜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显著抬升,但美国关税政策影响逐渐显现,铜后续消费难言乐观。
4月以来,沪铜主力合约形成了先抑后扬的走势,价格在探底71000元/吨一线之后逐步反弹。同时,LME和COMEX铜市场套利交易减弱,而国内铜冶炼厂检修增多,铜社会库存快速去化,为铜价提供支撑,铜价后续反弹空间有多大?
供应端仍偏紧
2024年12月份,我国铜精矿产量为15.18万吨,同比增加6.89%,环比增加9.51%。2025年3月,我国进口铜精矿及其矿砂239.39万实物吨,环比增加9.69%,同比增加2.73%。今年我国铜精矿产量处于相对低位,而进口量相对稳定,铜精矿整体供应量有所下降。4月下旬,秘鲁Antamina因突发事故全面停工,2024年该矿区铜矿产量为42.69万吨,占全球铜矿总产量的1.86%,对全球铜矿供应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库存方面,截至4月18日,国内主流港口铜精矿库存为70.69万吨,处于中等水平,而进口矿加工费继续下行,降至-34.71美元/吨,刷新历史低位。另外,从相关机构数据来看,2021年至2025年全球铜精矿新增产能投放加快,但2026年之后3年,全球铜精矿新增产能增速将快速下降,后期全球铜精矿供应紧张或加剧。
截至今年2月份,我国废铜产量11.58万金属吨,环比增加4.99%,同比增加60.83%。从3月数据来看,我国铜废料及碎料进口量18.97万实物吨,环比减少3631实物吨(-1.88%),同比减少13.07%。其中,自美国进口2.25万实物吨,环比减少0.89万实物吨。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加大,后期进口废铜数量或有所下降,废铜供需结构偏紧。
2月份,我国粗铜产量为91.15万吨,环比减少2.96%,同比增加10.74%。其中,矿产粗铜较1月减少2.65万吨,至73.87万吨,废产粗铜减少0.13万吨,至17.28万吨。3月我国进口阳极铜5.02万吨,环比减少11.05%,同比减少47.8%。
3月我国电解铜产量为112.21万吨,环比增加6.04%,同比增加12.27%。进入4月,铜精矿供应紧张,部分冶炼厂开始降低铜精矿的投料量,但通过增加废铜和阳极板的投料量,令电解铜的产量保持平稳。另外,华东有新冶炼厂投产,叠加西南冶炼厂产能利用率提升,电解铜总产量将小幅下降。
由于当前行业亏损明显,国内冶炼厂开工率处于相对低位,而进口亏损也抑制了进口铜的供应量。综合来看,电解铜虽然产量有所提升,但是整体供应压力不大。从后续产能增量来看,预计2025年国内新增铜精炼产能117万吨,海外新增产能在87万吨左右。其中,海外产能增量最大的是艾芬豪和紫金矿业持股的Kamoa矿区。
下游开工率回升
2025年,国内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具体来看,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有望从1万亿元增加至2万亿元;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规模有望从3.9万亿元增至4.5万~5万亿元。随着财政政策持续加码,预计2025年基建投资将延续近几年高位运行的状态,投资增速预计稳定在5%~10%。基建投资仍将是2025年工业品需求的主要拉动力量之一。
2024年12月,我国铜材产量227万吨,环比增加6.2%,同比增加16.53%。2024年12月我国铜材行业开工率为69.02%。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2025年1—2月铜材行业开工率偏低,3月份逐渐回升至67%。随着下游消费恢复,铜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继续回升。进入4月份,铜价大幅下跌,刺激下游订单增加,预计铜材行业开工率或继续走高,但需留意美国关税政策对我国铜消费的影响。另外,整体电网、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数据均出现小幅上涨,对电解铜需求存在进一步的利多支撑。
远月合约多头占据主动
4月份COMEX铜库存增速加快,截至4月23日,逼近13万短吨。国内方面,截至4月24日,铜社会库存为18.17万吨,实现连续8周周度去库,较年内高位回落19.53万吨,较去年同期的40.47万吨低22.30万吨。4月份LME铜库存降速放缓,在21万吨附近徘徊,注销仓单占比由高点的50%降至37%。
截至4月18日,COMEX1号铜非商业多空持仓均较前一周下降,净多持仓减少4764手,至19477手;LME铜投资基金多空持仓均增加,净多持仓增加1479手,至29842手。国内期货市场呈现近弱远强的结构,远月合约多头占据主动,显示主力资金对后期价格存在乐观预期。
从供需平衡表看,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下游需求回升,而上游供应回落,供需结构逐步好转,二季度出现供需缺口的概率上升。在此背景下,市场乐观情绪升温,对价格存在一定的利多支撑。
宏观层面,从美国公布的3月份经济数据来看,ISM制造业PMI、CPI、PPI等数据表现稳健,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预计会体现在4月份的数据上,后续需关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谈判进展。
供应端,铜原料供应紧张局面加剧,进口精矿加工费继续下调,关税政策影响废铜进口量。不过目前铜冶炼端减产力度并不大,4月份多以检修为主,副产品硫酸和黄金可抵补冶炼厂部分亏损。
消费端,随着下游消费逐渐恢复,铜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明显抬升,再生铜原料紧缺亦刺激市场对电解铜的消费,但美国关税政策影响逐渐显现,铜后续消费难言乐观。
总体来看,铜基本面支撑尚可,但美国关税政策仍困扰市场,将限制后续铜价的反弹高度,预计5月份沪铜价格或难破新高,警惕冲高回落风险。
来源:期货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