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警告铜短缺可能拖累全球能源和技术转型
发布时间:2025-05-15 13:26:11 浏览:18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报告,呼吁采取更明智的贸易和投资策略,否则全球铜短缺可能会阻碍世界向清洁能源和数字技术的转型,
在联合国发布的最新《全球贸易更新》报告中,UNCTAD将铜描述为“新的战略性原材料”,它是迅速电气化和数字化的全球经济的核心。然而,预计到2040年,铜的需求将增长超过40%,而铜的供应却面临严重压力——这可能成为电动汽车、太阳能板、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智能电网等技术的关键瓶颈。
不仅仅是一种金属
“铜不再仅仅是一种商品,”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国际贸易和商品司司长Luz María de la Mora说。
铜因其高导电性和耐用性而备受重视,是电力系统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关键。它贯穿于家庭、汽车、数据中心和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中。然而,开发新矿山是一个缓慢且昂贵的过程,且充满环境风险——从发现到运营可能需要长达25年。
根据UNCTAD的估计,到2030年满足预期需求可能需要2,500亿美元的投资和至少80个新的采矿项目。刚果民主共和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铜储量之一,但大部分金属被出口,限制了该国从这一宝贵资源中充分受益的能力。
地理分布不均,收益不平等
全球已知铜储量的一半以上集中在五个国家——智利、澳大利亚、秘鲁、刚果民主共和国和俄罗斯。然而,大部分冶炼增值生产发生在其他地方,特别是在中国,中国目前进口了全球60%的铜矿石,并生产了全球45%以上的精炼铜。
这种不平衡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陷入价值链的底部,无法从其资源中充分受益。“仅仅开采和运输铜是不够的,”报告指出。“要向上提升,富含铜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投资于精炼、加工和制造——这意味着加强基础设施和技能,建立工业园区,提供税收优惠,并推行支持高附加值生产的贸易政策。”
关税和贸易壁垒
UNCTAD还强调了关税升级的挑战,精炼铜的关税相对较低——通常低于2%——但对于电线、管道和管材等成品,关税可能高达8%。报告警告说,这些贸易壁垒阻碍了对高附加值产业的投资,使各国陷入原材料供应商的角色。为解决这一问题,UNCTAD敦促各国简化许可程序,减少贸易限制,并发展区域价值链,以帮助发展中国家登上工业阶梯。
回收利用的解决方案
随着新矿山项目面临漫长的前置时间,回收利用正在成为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二次来源的铜产量达到450万吨,占全球精炼铜产量的近20%。美国、德国和日本是铜废料的主要出口国,而中国、加拿大和韩国是主要进口国。“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铜废料可能是一种战略资产,”UNCTAD指出。“投资于回收和加工能力可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支持增值贸易,并推动更循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关键材料的试金石
UNCTAD表示,铜可能是全球贸易体系如何应对关键材料需求增长的一个“试金石”,尤其是在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铜的时代已经到来……但如果没有协调的贸易和工业战略,供应将仍然紧张,许多发展中国家可能会错过机会”。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