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CRA国际! 请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139-2805-1668

资讯中心

最新最全的行业信息
刚果-美国矿产协议:全球供应链重构前夜
发布时间:2025-05-27 09:38:42 浏览:18

来源:矿权资源网

刚果民主共和国与美国就关键矿产投资协议展开最后谈判,拟允许钨、钽、锡等战略资源经卢旺达加工出口,换取美国斡旋东部和平。这一协议若落地,将打破中国在刚果矿产领域的主导地位,重塑全球新能源产业链格局。

地缘博弈:刚果的“去中国化”突围

中国长期控制刚果(金)75%-80%的钴矿开采权,紫金矿业、洛阳钼业等企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主导全球钴供应链。美国此次以“安全换资源”为筹码,试图将刚果钴、锂等矿产与卢旺达加工产能绑定,构建绕开中国的供应链支点。协议若达成,美国企业将获得刚果34个战略矿区的优先开采权,并通过“矿产安全伙伴关系”(MSP)机制引入西方超百亿美元投资,直接冲击中国在刚果的既有利益。

冲突矿产的定价权争夺

M23叛军控制的北基伍省钴矿区,每月通过走私向卢旺达输送价值超3000万美元的矿产。美国将军事援助与矿产开发深度挂钩:承诺为刚果提供战斗机、无人机打击M23,同时要求刚果将新增锂矿项目的50%股权让渡给美企。这种“以战养矿”模式,实质是将地缘冲突转化为供应链议价工具。刚果政府虽计划将矿产出口收益的50%用于重建,但议会62%的议员反对协议,认为其“出卖国家主权”。

技术替代与产业链重构

美国正加速布局刚果未开发锂资源——卡莫阿-卡库拉铜矿的伴生锂储量达300万吨,可支撑全球20%的电池需求。通过《国防生产法》,美国强制要求参与刚果项目的美企采用本土精炼技术,试图打破中国在湿法冶金领域的垄断。但刚果本土基础设施薄弱,开发300公里新铁路和深水港需超50亿美元投资,这为协议执行埋下隐患。

中国的反制与产业韧性

面对美国围堵,中国加速推进“矿产自主化”战略:

1、资源卡位:通过控股刚果(金)铜钴矿,建立“采矿权换押金”模式,锁定资源主权;

2、技术壁垒:研发无钴电池技术,2025年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产能将达100GWh;

3、南南合作:联合南非、刚果(布)共建跨境运输走廊,规避美西方主导的物流节点。

尽管短期供应链承压,但中国仍控制全球60%的钴精炼产能,且刚果(金)80%的电力依赖中资水电站,这种深度绑定使完全“脱钩”难以实现。

隐忧与变量:协议的双刃剑效应

美国主导的矿产协议面临三重挑战:

安全风险:美军直接介入可能引发与卢旺达的军事冲突,导致矿区瘫痪;

环境代价:刚果手工采矿(ASM)占钴供应的20%,强制正规化可能激化社会矛盾;

市场波动:LME钴价已因协议预期下跌18%,若西方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全球新能源产业将面临成本冲击。

结语:新冷战下的资源战争

刚果(金)的抉择本质是全球化与阵营化的碰撞。若协议达成,全球钴供应链将裂变为“美国-刚果-卢旺达”与“中国-刚果”两大阵营,引发新能源产业链的系统性重构。但刚果的“资源换安全”模式能否成功,取决于美国能否兑现安全承诺、刚果能否驾驭利益分配,以及中国能否在技术迭代中重建优势。这场博弈的终局,或将决定未来十年全球新能源产业的权力版图。

(转自:矿权资源网)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

寻商机
供应 求购 商城

小程序

扫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广东中再盟科技有限公司 crainternationa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709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