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法”到“湿法”,如何看待镍价成本支撑
发布时间:2025-07-01 09:41:58 浏览:9
火法工艺成本相对较高,仍是镍价短期成本支撑线
目前火法工艺生产高冰镍的主要路线有青山为代表的RKEF+转炉路线以及中伟为代表的富氧侧吹路线。两种路线目前均以高品位镍矿为主要原料。由于高品位镍矿资源相对稀缺,并且开采、运输成本近年来也显著抬升,矿价上涨趋势明确。以1.6%品位的镍矿为例,年初印尼1.6%品位的镍矿CIF价格约为33.4美元/吨,而目前该价格已涨至52.9美元/吨,涨幅达到58.4%。
镍矿价格的上涨导致高冰镍成本水涨船高。首先,由于RKEF产线在冰镍或NPI生产之间转换非常灵活,仅需1-2日即可完成转换,企业会根据不同的经济效益选择生产NPI或冰镍。因此,RKEF+转炉工艺生产精炼镍的成本支撑与NPI价格高度相关,可以认为是在NPI价格基础上增加2.5-3万元的加工成本。根据测算,在当前镍矿价格水平下,印尼RKEF+转炉工艺生产高冰镍的成本中位数已抬升至13000美元/金属吨左右,对应国内一体化高冰镍生产纯镍成本约为121000元/吨,已经呈现亏损状态。相比之下,富氧侧吹工艺由于能源利用效率和镍回收率较高,成本相对较低。根据上海钢联(300226)数据,富氧侧吹工艺的成本较RKEF+转炉工艺低约2000美元/金属吨,对应国内一体化高冰镍生产纯镍成本约为105000元/吨,仍有一定利润空间。
湿法工艺成本有所抬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HPAL湿法工艺是红土镍矿主要处理方式之一,由于原料可以使用低品位镍矿,成本优势明显。2024年以来,随着华友钴业(603799)、力勤资源和格林美(002340)等中资企业的湿法项目在印尼大规模投产,印尼MHP产量快速增加,目前单月产量最高达到4.05万吨镍金属。
中长期来看,由于湿法矿资源充裕、开采便利,势必会逐渐取代资源相对稀缺的火法矿,成为精炼镍生产的主要原料。下半年,印尼将有晨曦、蓝焰两个湿法项目陆续投产,产能均为6.6万吨镍金属/年,而上半年投产的ESG和格林爱科项目也将在年内逐步爬产,预计2025年全年印尼MHP产量将进一步增长,达到48.9万吨镍金属。
短期来看,由于原料硫磺的短缺导致MHP边际投产放缓。根据Mysteel数据,生产一金属吨MHP需要使用8-10吨硫磺,目前单吨硫磺价格约为2450元/吨,而在2024年10月,价格仅为1200元/吨左右。由于硫磺价格上涨,目前印尼MHP成本已抬升至11800美元/金属吨左右,折算一体化MHP成本约为112000元/镍,考虑到MHP相关副产品,实际成本可能低于该成本线。
总结
梳理完各个工艺的成本后可以看到,目前RKEF+转炉路线生产纯镍已经处于小幅亏损状态,而富氧侧吹和湿法工艺仍有一定利润。由于目前MHP产量尚不足以完全替代高冰镍,短期内仍以成本较高的RKEF+转炉路线成本作为镍价的边际支撑线。
而镍价之所以跌破这一成本支撑线,主要原因在于在下游需求疲软、中下游环节估值极低的背景下,矿端的高利润难以持续,市场因此预期矿价将有所回落,进而带动镍价进一步下跌。这也是菲律宾删除原矿出口禁令条款后本轮镍价下跌的起始点。
来源:五矿期货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