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CRA国际! 请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139-2805-1668

资讯中心

最新最全的行业信息
日本制铁重返世界第一并非坦途
发布时间:2025-07-23 10:29:18 浏览:17

1 斥资3.6万亿日元收购美国钢铁,日本制铁背负“过于沉重的代价”

日本制铁在股东大会上被股东问及收购美国钢铁公司后的经营情况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桥本英二回应称,如果美国政府要主导经营,日本制铁根本不会做这个项目。那么,日本制铁真的能收回这笔高昂的收购成本吗?

1.1“日本制铁做了一笔高价收购”的质疑

今年6月18日,日本制铁正式完成对美国钢铁的收购,以约141亿美元(约2万亿日元)取得后者100%普通股,美国钢铁于6月30日退市。

日本制铁的收购目的是通过掌控美国老牌钢铁企业,夺回钢铁行业全球龙头地位。但此次收购恰逢美国大选时期,受政治因素影响波折不断,收购费用远超最初预期。有并购专家指出:“日本制铁做了一笔高价收购”。

日本制铁在收购时向美国政府发行了带有否决权的特别股(黄金(5828.801.54%)股),因此在美国钢铁总部迁移、员工裁员等方面受到限制。此外,日本制铁还根据与美国政府的协议宣布追加设备投资,为筹措资金不得不增加借款,资产负债率随之上升。

未来钢铁行业的环境仍将变化,日本制铁需要迅速推进组织整合,发挥自身高端技术优势,提升新集团的盈利能力。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应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安赛乐米塔尔等企业技术竞争力不容小觑。日本制铁能否凭借独有技术开拓新产品,可能成为胜负的关键,桥本英二等管理层的能力将面临重大考验。

1.2收购美国钢铁成本高达3.6万亿日元

日本制铁在其中长期经营计划中宣称其“目标是成为综合实力世界第一”,其中尤为重视强化美国业务。

美国是主要发达国家中人口呈正增长趋势的国家,钢材需求增长预期较高。除了汽车和基础设施建设,AI相关数据中心建设也将拉动钢材需求。美国钢材表观需求量约为1.5亿吨/年,自给率仅为55%左右。特朗普政府重视制造业复兴,理论上看,若能增加美国国内钢铁产量,盈利扩大的可能性较高——日本制铁因此决定收购美国钢铁。

但此次收购中,日本制铁与美国政府达成了《国家安全协议(NSA)》并发行黄金股。协议对日本制铁提出多项要求,包括维持公司名称和总部所在地,美国政府还将介入美国钢铁的公司治理:9人董事会中,需有2名经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批准的美籍独立董事。

日本制铁向美国政府发行的黄金股拥有多项权利:政府有权任免1名独立董事,至少3名董事将成为美国政府利益的代表。此外,美国钢铁在NSA规定的设备投资削减、美国境内收购、美国生产基地关闭、海外采购等事项上,必须获得美国政府同意。

日本制铁除了2万亿日元收购款,还计划在2028年前向美国钢铁投资110亿美元(约1.6万亿日元),用于扩建宾夕法尼亚州蒙瓦利厂(MonValleyWorks)(高炉长流程钢厂)并新设研发基地。目前收购及相关成本已达3.6万亿日元。

1.3为何收购成本如此高昂

业界普遍认为,此次收购费用偏高。回顾日本制铁在2023年12月提出收购方案之前,美国钢铁巨头克利夫兰-克里夫斯(Cleveland-Cliffs)曾尝试收购美国钢铁,当时其报价为每股35美元,远低于日本制铁提出的55美元。

一般来说,企业收购中被收购方更了解自身实际情况(即信息不对称)。参考熟知美国钢铁内情的克利夫兰-克里夫斯的报价,日本制铁的报价显然偏高。受此影响,收购消息公布后,日本制铁股价一度下跌约6%。

此外,收购公布后美国钢铁业绩恶化不容忽视:自2024年二季度以来,受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其净利润持续下滑,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1.16亿美元(约170亿日元),且是连续两个季度亏损。

日本制铁需按美国政府要求进行追加投资,因此实际收购额不应按2万亿日元计算,而应视为3.6万亿日元(142亿美元+110亿美元)。

美国钢铁粗钢年产能约2300万吨,按此计算每吨产能的投资额约1100美元(16万日元),超过日本制铁公开资料中“每吨600美元(约8.7万日元)”的数值。许多分析师和投资者认为,钢铁行业收购中每吨相关成本宜控制在1000美元左右,以此衡量,本次收购金额至少高估了10%。未来美国政府可能进一步要求追加投资,从这一风险来看,“高价收购”的印象进一步加深。

1.4美国风险、印度扩张、日本国内裁员等问题堆积

收购对日本制铁财务状况的恶化风险也不容忽视。其发布的中期经营计划,目标是将2025财年资产负债率控制在70%以下。为此,日本制铁在日本国内关停高炉以削减固定成本、降低盈亏平衡点,并提升现金流创造效益,通过确保现金压缩有息负债——收购美国钢铁前,其资产负债率约为35%。

此次,日本制铁计划通过次级特约贷款筹措部分收购及美国投资资金,目前筹措额约5000亿日元。结合资产压缩措施,预计2026年3月末资产负债率将维持在0.7倍左右,但财务状况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恶化。

若美国经济环境恶化导致钢材需求减少,美国钢铁业绩可能进一步下滑,进而导致日本制铁财务状况恶化超出预期。即使美国钢铁业绩恶化,日本制铁也需维持就业,美国政府甚至可能要求追加高炉建设投资以扩大就业,短期内日本制铁投资负担难以大幅减轻。

鉴于这些风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可能对日本制铁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部分评级机构已开始向负面方向调整日本制铁评级展望。

日本制铁的收益前景也需谨慎看待:全球钢材供应过剩问题持续加剧;若中东局势动荡导致美国汽油价格上涨、通胀担忧再起,利率可能面临上行压力,进而抑制个人消费和设备投资,成为钢材需求下滑的诱因。

考虑到这些成本及潜在财务风险,日本制铁要提升包括美国钢铁在内的整体盈利能力并非易事。未来能否在推进日本国内高炉运营调整以压缩成本的同时,在印度等高增长预期市场扩大份额,将成为关键——桥本英二等管理层的能力正经受考验。

2 日本制铁通过收购美国钢铁得到了什么

2.1日本制铁为何收购美国钢铁

日本制铁因日本钢材需求持续萎缩、生产规模缩减(粗钢产量连续三年负增长,五年内产能削减20%),为摆脱日本市场的成长困境,试图通过收购美国钢铁发掘新的需求增长点。钢铁行业具有“属地生产、属地消费”特性(运输成本高,依赖当地及周边销售),而美国市场需求相对稳定,收购成为日本制铁拓展海外市场的关键路径。

2.2收购案的核心矛盾与美国政府的干预

(1)政治阻力与妥协:此前拜登政府明确反对收购,特朗普政府虽最终批准,但通过“黄金股”机制保留对美国钢铁的实际控制权。黄金股即政府持有1股即可对公司重大决策行使否决权。

(2)经营权的实质让渡:美国政府不仅持有黄金股,还直接任命1名独立董事,并对其余2名独立董事的人事拥有否决权,实现对企业经营的深度干预。日本制铁虽完成收购美国钢铁,但需接受“无法自主经营”的风险——重大决策需经美方同意,经营独立性被大幅削弱。

2.3日本制铁的“得”与“失”

(1)表面收益:获得进入美国市场的实体资产与产能,短期规避日本市场萎缩风险,且收购本身被视为“国际化布局”的标志性动作。

(2)核心风险:①经营权旁落,3万亿日元收购资金投入后,实际控制权被美国政府以“黄金股+人事干预”形式剥夺,战略决策受限;②长期不确定性,美方行使否决权的标准不透明,日本制铁可能陷入“高价买壳却无法自主经营”的困境,类似历史上日本企业海外收购失败案例(如高成本收购后无法回收投资);③政治博弈牺牲品,特朗普政府借此展现“保护本国产业、吸引外资”的政绩,而日本制铁沦为美方维持产业主权的工具,商业利益与政治风险失衡。

2.4一场“有限胜利”的战略豪赌

日本制铁通过收购暂时跳出日本市场的衰退陷阱,却在“美国优先”的政治博弈中失去核心经营权。尽管获得了资产名义控制权,但其能否在被美方深度干预的框架下实现盈利,仍是未知数。这一案例也折射出跨国并购中,政治规则对商业逻辑的强势干预——所谓“成功收购”,实则是日方以经营权让渡换取入场资格的妥协结局。

3 桥本英二展望收购美国钢铁后的“重返世界第一”之路

日本制铁对美国钢铁的收购终于尘埃落定。尽管美国前总统拜登表示反对,但桥本英二凭借巨额投资计划,坚持完成了这场耗时约一年半的收购攻坚战。这位被称为“钢铁谈判家”的人物,为何能坚持全资收购的决心?

3.1收购美国钢铁后,日本制铁的规模逼近全球第三

此次收购美国钢铁后,若将双方粗钢产量合计,按单纯计算已接近全球规模第三,仅次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和安赛乐米塔尔公司。桥本英二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返世界第一”的目标。桥本英二表示,“美国钢铁因关税保护成为高收益企业”,“日美制造业合作,应成为日本着力推进的方向”。

3.2碳中和战略与美国布局的深层逻辑

不过,此次收购如何与日本国家利益挂钩,仍需持续关注。日本制铁执着于美国市场,在其2050年碳中和战略中存在显著优势。

日本制铁现有的高炉通过铁矿(805-22.00-2.66%)石与焦炭(2232-47.00-2.06%)的化学反应生产铁水,但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因此,日本制铁正处于向电炉转型的关键期——电炉以废钢为原料生产粗钢,碳排放量显著降低。而美国钢铁拥有五座电炉,且特朗普政府对核电站扩建和新技术引入持积极态度,使其更易确保稳定的低碳电力供应。由此可见,日本制铁明确的巨额投资计划,正使其业务重心向能源环境更优的美国转移。

3.3“资金回流日本”的愿景与挑战

桥本英二在记者会上强调,将海外赚取的资金回流日本,投入研发,让日本作为全球总部重焕生机。但实现“成长与分配的良性循环”并非易事。正是从日本国内经济萎缩的“无奈现状”出发,桥本英二将目光投向美国。如今收购计划落地,但真正收获成长果实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4 日本制铁扩充产能,向着“重返世界第一”迈进

7月8日,桥本英二接受日媒采访时表示,通过提高美国钢铁公司的生产效率并提供最新技术,计划在3-5年内将其在美国的粗钢产量翻倍。日本制铁将向美国钢铁提供用于大型变压器、电动汽车电机的高性能电工钢板等尖端制造技术,丰富其产品线。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改善成品率,进而降低成本。同时,还将扩大在印度和泰国的生产,使全球总产量从目前的5800万吨提升至1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商。
来源:我的钢铁网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

寻商机
供应 求购 商城

小程序

扫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广东中再盟科技有限公司 crainternationa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709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