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空箱短缺加剧,运输需求猛增,集装箱运输状况恶化,运费不断飙升。近一周,尽管运价仍处于创纪录的历史高位,但目前主要贸易航线上的集装箱现货运价似乎已经达到峰值,并且略有下降趋势。(查看文章:暴涨的运费开始刹车了?缺箱少柜、港口拥堵的僵局不会立即得到缓解)集装箱短缺也有所缓解。
根据集装箱流转平台Container Xchange的调查数据显示,严重的设备短缺危机正在缓解。在经历了12月份的历史低点后,本月上海的集装箱可用性指数(CAx)有了相当大的改善。(查看昨天相关文章:缺箱即将结束?运费从1600到1万英镑翻6倍,看看英国进口商和货代痛苦遭遇)
集装箱流转平台Container Xchange预测,随着船公司调配大量空箱运往中国,以及中国集装箱制造商大力生产,已持续数月的集装箱严重短缺情况,可能即将结束,中国春节将成为转折点。
对于拖车司机来说,一年到头都在港口奔波,一整年都难得和家人团聚,因此大部分司机都会选择回家!以上海江东路上的集卡停车场来说,平时很少有闲置车辆,但现在,由于大批司机已经返乡,停车场的车辆已明显增多。
日常空荡荡的停车场
对于货主和货代企业而言,现在海外疫情持续,又临近春节,海外客户一直催促国内企业发货,他们担心过段时间中国大陆工厂放假,出货会更加困难。许多外贸厂家也担心年前拖车运费涨价或者无车可叫,因此不管船期何时能靠岸,现在都希望将货物先送进港口。此前还在焦虑没有箱子,现在可能又在苦恼要不要放箱,放箱了没人运怎么办?
还有糟心的是有箱提到货的进不去港卸货,日前,上海港罗泾港码头川念公路边,载货的大半挂车整齐地停在左右两侧,长约数百米,部分司机已在此等候两天,仍未等到码头的进场卸货指令。
集卡运输是货运链条的重要一环,集卡司机不可或缺。当司机短缺遇上设备单有效期只有几个小时,将是一场如何冷酷的博弈!
2021年1月28日,一名集卡司机马不停蹄地赶去堆场提出空箱,结果箱子还没捂热,又被还回去(放空)了。这是因为就在提好箱子到办理出厂的这段时间内,设备单无情地过期了,办理不了出场。而短时间内二次放箱的成功几率,微乎其微,司机只好还回空箱。
一是当前集卡司机短缺,平均到每人的业务量增多。如果前一趟业务出现异常,必然耽误后面的业务进程。
二是集装箱物流大环境困难。提箱的前提是有箱可提,而现实往往是一箱难求,集卡司机只能在堆场或港区频频预约,苦苦等待。
三是当前船期不稳定,加速造成上海港、宁波港堆场暂落箱超负荷,导致集装箱落箱贵、提箱难、进港慢。这些也进一步延缓了司机的提箱进程。
在某堆场外排队的集卡车辆
近期,还出现了一个颇有意味的词语——“僵尸箱”。上海某堆场负责人介绍说:“为什么落箱没场地,因为场地都被‘僵尸箱’占领了!为什么缺箱,因为箱子都被‘僵尸客户’占领了。以前一个箱子3天肯定流通了,现在预提的空箱落半个月才叫正常,有的甚至更久!”
“僵尸箱”严重影响集装箱流转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僵尸箱”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会造成资源浪费,降低集装箱流转效率,进一步加速落箱难等问题的产生。
以去年为例,2020年春节期间,宁波舟山港的码头始终没有停工,但连接港口和众多企业、堆场等地的外集卡运输出现困难局面。据了解,宁波的集卡车队近1700家,拥有2万多名外集卡司机,97%以上的司机是外地人。春节期间,大量外地司机返乡过年,之后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又无法返回宁波,导致市场上出现“一车难求”现象。
司机不够用,出口拖车的工作效率会受到影响,陆运的价格就会相应的上涨。年前还有最后20天,能出货的尽快出货吧!往年春节期间,陆运价格大概会上涨20%-50%,今年则很可能会像海运费一样翻倍甚至几倍!
为了避免自己的货物没办法出运,避开春节期间陆运价格的上涨,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建议合理安排出货。
当前围绕集装箱供应和运输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不仅是某一个环节遇到的困难,更是航运市场剧烈波动下的连锁反应。此时,更应加强各方的沟通与理解,避免相互指责,共同应对市场考验。
来源:海运网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