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CRA国际! 请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139-2805-1668

资讯中心

最新最全的行业信息
全球央行买不停 黄金成储备资产的“稳定锚”
发布时间:2025-09-10 09:15:05 浏览:21

 ◎记者 黄冰玉

  金价屡创新高之际,全球央行购金热情持续高涨。黄金这一“王者”资产正以一骑绝尘之姿,重塑全球资产的配置逻辑。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国际储备体系正从美元主导的单一锚定向多元化格局演变,而黄金作为独特的超主权货币,成为这一过渡时期的“避风港”与“稳定锚”。

  全球央行购金热情不减

  近期,国际金价以势不可挡之势,频频创出历史新高。8月中旬以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从3300美元/盎司位置扶摇直上,至9月9日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稿,价格已突破3650美元/盎司大关,日内最高触及3659.38美元/盎司,再攀历史新高点位。今年以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累计上涨超1000美元/盎司,涨幅超39%。

  金价屡创新高之际,全球央行的“购金热”仍在延续。资管机构新月资本合伙人兼宏观策略师塔维·科斯塔汇编并发布的数据显示,黄金在除美联储外央行的储备占比,自1996年以来首次超过美国国债。

  全球央行对黄金储备的青睐正成为大势所趋。9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我国黄金储备为7402万盎司,环比增加6万盎司,已是连续第10个月增持黄金。

  欧洲央行在今年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受创纪录的黄金购买量和金价飙升的推动,黄金已超越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全球央行第二大储备资产。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央行的黄金储备量约为3.6万吨,自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全球央行已连续14个季度净购入黄金。购金量也大幅攀升,过去三年,每年全球央行购金量均超过1000吨,几乎是此前十年年均水平的2倍。

  “这可能是近代史上最重大的全球再平衡的开始”,科斯塔在社交平台上说,这轮购金热潮远未到达尾声。

  储备资产逻辑深刻改变

  全球央行增加黄金储备,反映出国际储备体系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在“去美元化”趋势席卷全球的背景下,黄金作为经济动荡中永恒的资金“避风港”,正在撬动美国国债作为全球金融体系基石的地位。

  上善资本首席经济学家夏春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全球央行增持黄金的根源在于“美元信用锚的边际减弱”,当各国对美元价值稳定性和美国财政可持续性产生担忧时,黄金作为一种非主权、无信用风险的储备资产,其吸引力就显著提升。

  美国财政问题、地缘风险叠加美联储独立性危机使得美元资产的信用根基动摇。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当前,美国联邦债务规模已突破37.2万亿美元,市场担忧其债务可持续性,更关键的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政治化倾向削弱了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可信度,这直接动摇了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令全球央行倾向于增配黄金。

  这轮“囤金热”并非只是单一表象,其背后反映了全球资产储备变革从单一锚定到多极平衡的核心逻辑,而黄金以其历久弥新的“硬通货”价值,引领着这一格局的变动。

  “长期来看,美元作为全球最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正在经历从‘绝对’到‘相对’的转变。”金雅福黄金研究院黄金分析师孔霏兵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国际货币体系可能向一个更多元化的架构演变,其中黄金的角色愈发重要。重新发现黄金作为主权信用“对冲工具”和“避险锚点”的价值,是推动国际货币格局迈向“多锚时代”的重要一步。

  白雪表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1999年的71%降至2025年初的57.7%,这种变化并非简单“去美元”,而是构建“美元+欧元+人民币+黄金”的多元体系,这种趋势反映出储备管理从追求收益转向更注重安全性、流动性和地缘政治风险分散。

  这一趋势也反映了全球央行储备资产增值与优化资产结构的战略需求。白雪称,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增持黄金将有利于储备资产增值。同时黄金与其他货币资产的低相关性使其成为最优对冲工具,增持黄金有利于优化储备资产结构,降低资产波动风险。

  短期回调风险不容忽视

  当前,美债作为全球无风险资产的锚定地位正在松动,美元资产在未来将面临一定程度的结构性挑战。孔霏兵认为,这些挑战正在缓慢地侵蚀其绝对优势地位。

  对于投资者和各国央行而言,孔霏兵称,未来的趋势不是在“持有美元”与“抛弃美元”之间二选一,而是进行资产配置的多元化,逐步增加非美元资产的比重以分散风险,美元资产的“绝对王者”地位正在转变为“相对首要”的地位。

  白雪表示,全球金融体系的变革具有渐进性与不确定性,尽管美元地位弱化是长期趋势,但短期内仍难以被替代,真正的变革可能表现为“功能性去美元化”,即在贸易结算、大宗商品定价等领域削弱美元主导权,而非全面推翻现有体系。

  世界黄金协会6月发布的《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高达95%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的黄金储备将增加。与此同时,大多数受访央行认为,未来五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将适度或大幅下降。

  “央行强劲且持续的购金需求,为金价提供了坚实的‘压舱石’,是推动金价近年来屡创新高的关键因素。”孔霏兵说。

  中国银行(5.4800.000.00%)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考虑到驱动全球央行增持黄金的因素是长期趋势,并不会在短期出现明显扭转,预计全球央行的购金需求仍会进一步延续。这将在较长时间内对黄金价格形成支撑,金价整体将呈现“易涨难跌”的局面。

  白雪称,若当前趋势延续,全球央行黄金持有量可能超过1965年的3.83万吨峰值。美联储今年将重启降息,可能推动金价进一步冲高。不过,白雪也提示,在此过程中,资金获利了结等因素导致的短期回调风险也不容忽视。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

寻商机
供应 求购 商城

小程序

扫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广东中再盟科技有限公司 crainternationa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709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