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战场火力:铜的“超级需求周期”才刚刚开始?
发布时间:2025-09-11 16:57:40 浏览:16
多年来,铜多头一直强调着这一工业金属在绿色能源转型中的关键作用——风力涡轮机、电动汽车和电网基础设施都离不开它。
而可能鲜有人意识到,“铜博士”眼下其实还乘着两大新兴趋势的东风:AI算力(AI数据中心建设)+战场火力(全球不断增长的军事开支)……
当地时间9月9日,英美资源集团和加拿大泰克资源公司正式宣布将合并。若获得监管机构批准,这将成为十余年来全球矿业最大规模合并案。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出矿业领域的“世纪交易”,实质上便是对铜这一工业金属未来需求的巨额押注。全球铜消费量已持续攀升多年,但新增供应量预计将很难跟上需求增速。
AI算力+战场火力
人工智能的崛起显然正在推动铜需求的激增,这一金属正被大量投入耗电量惊人的数字中心服务器集群。一个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年耗电量,可能就足以媲美数十万辆电动汽车的总和。
研究机构BloombergNEF的数据显示,未来十年全球数据中心将消耗超过430万公吨铜,这几乎相当于全球最大供应国智利一年的产量。
必和必拓南澳铜业负责人Anna Wiley上月在一场会议上就坦言,“建造这些数据中心以及之后的供电和冷,都需要大量铜材。”
必和必拓去年曾试图收购英美资源集团,以巩固全球最大铜生产商的地位,该公司预测到2050年铜需求将增长70%。
一边是在AI军备竞赛中愈发不可或缺,另一边,随着各国政府加大国防支出,从子弹壳、喷气式战斗机到导弹系统等武器装备,也正需要大量铜。
目前,美国特朗普政府正施压北约盟国增加国防预算,包括德国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也计划提高军费开支。而军火生产,在过去几年几乎已成为了俄罗斯的经济引擎。
“我们还必须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铜需求——即潜在的军费开支,”法国兴业银行固定收益和大宗商品研究主管Michael Haigh表示。
据Haigh估算,若将当前约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2.5%的军费支出提升至4%——大致相当于冷战结束前的水平,将带来17万吨的额外铜需求。对于供需精妙平衡的市场而言,这无疑是巨大增量。
Haigh预测明年铜市将出现小幅供应过剩,且该预测尚未计入国防预算增长带来的额外需求。他预计,全球基准的LME期铜价格将从当前每吨9800美元左右,在2026至2027年间升至平均11500美元/吨。
各方已蠢蠢欲动
事实上,美国政府显然早已注意到了铜的重要性。在特朗普贸易政策引发价格剧烈波动的背景下,今年铜价已大幅上涨。
7月,在特朗普宣称将对铜加征关税后,纽约铜价曾一度远超伦铜;尽管此后特朗普的关税仅针对铜制品(将精炼铜及铜原料豁免在外),但伦铜价格目前仍保持在年内高位附近运行。
上月,美国内政部下属机构地质调查局在《联邦公报》上公布了最新的2025年关键矿物清单,此次最新被提议加入清单的有六种矿产,其中铜就赫然在列。
据白宫数据显示,铜是美国国防部第二大常用材料,特朗普已明确表示要提升美国国内的铜产量。
所有这些因素共同解释了为何铜矿近年成为矿业并购的核心标的——分析师指出,英美资源集团与泰克资源拟议的合并案可能引发竞购战,各企业正争相争夺铜矿资产。
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命名为盎格鲁特克公司,有望跻身全球五大铜生产商之列,其核心资产分布于智利、秘鲁和加拿大——这些地区被视为商业风险相对较低的区域。经纪商Panmure Liberum分析师Duncan Hay指出,“这类资产备受追捧。全球存量稀少,且多数位于监管环境复杂的地区。”
事实上,过去两年间,英国英美资源集团与泰克资源,已分别拒绝了必和必拓和嘉能可提出的数十亿美元收购要约。而该交易也凸显了提升大宗商品供应面临的挑战:许多矿商认为收购矿山比新建更便捷且成本更低。
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座拟建的巨型铜矿项目历经近二十年开发,始终面临当地团体反对。今年夏季项目再度延期已引发过特朗普的愤怒。“3800个工作岗位受影响,而我国迫切需要铜——现在就需要!” 他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写道。
而与此同时,向低碳能源转型及经济全面电气化,目前仍是推动铜需求的主要趋势。
尽管特朗普政府正试图削减绿色能源补贴并废除排放法规,但风力和太阳能电站仍在持续扩张。电动汽车转型也同样如此——其对铜的需求量远超燃油车。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5年将有约2.2万亿美元投资流向低碳能源、低排放燃料、能效提升和电气化领域,是化石燃料投资额的两倍。
据惠誉解决方案旗下咨询企业BMI估算,仅电动汽车对铜的需求,就将从2025年的130万吨增至2030年的230万吨。该研究机构预计,同期用于升级发电和输电网络的铜需求将增长19%,达到1490万吨。
法国兴业银行的Haigh在谈及能源转型时表示:“转型始终在推进,只是近来讨论热度有所降低。”
来源:财联社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