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CRA国际! 请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139-2805-1668

资讯中心

最新最全的行业信息
央行“八连增”黄金究竟有何深意?
发布时间:2025-07-10 09:06:51 浏览:17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昌校宇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央行已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我国黄金储备规模达7390万盎司。这一稳健增持节奏与世界黄金协会近期发布的《2025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以下简称《调查》)结果形成呼应——逾九成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将继续增持黄金,这一比例创下自2019年首次针对该问题进行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

  黄金储备是各国国际储备多元化构成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我国黄金储备“八连增”,蕴含着调节优化国际储备组合、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考量。

  其一,我国央行连续8个月扩大黄金储备,是优化国际储备组合的主动作为。

  当前,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降至历史低位。这一变化缘于美国债务攀升、经济减速等多重因素导致的美元信用弱化,美元指数承压下行。在此背景下,黄金作为非主权信用储备资产,其价格通常与美元指数呈负相关性,成为对冲美元资产贬值等风险的理想选择。

  我国黄金储备“八连增”,既是顺应全球趋势,更是对国际储备资产韧性的战略加固。这种配置策略也成为多国央行的共同选择。

  其二,我国央行连续8个月扩大黄金储备,是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信用基石。

  《调查》显示,受访央行同时认为,欧元、人民币等其他货币以及黄金在全球储备中的占比将在未来五年内上升。这一共识印证了国际货币体系正向多极化发展。货币国际化既需以强大的经济和金融实力为支撑,也需要多元化的国际储备提供信用背书。我国央行有序增持黄金,向国际市场传递了人民币具有坚实价值支撑的信号,有力推动全球经济主体在贸易结算、投融资以及外汇储备等维度扩大人民币的使用。

  这种“强基固本”的布局,正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稳步上升形成良性互动。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9.0700.000.00%)论坛上表示:“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按全口径计算,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全球第三。”

  其三,我国央行连续8个月扩大黄金储备,是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

  受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黄金作为具备避险属性、抗通胀功能和长期价值稳定特征的特殊资产,契合国际储备管理对安全性、流动性和保值增值的核心需求。此外,黄金还具有金融和商品的多重属性,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稳定器”功能凸显,我国央行保持每月合理幅度的稳健增持,既避免了市场波动,又为防范外部冲击构建了可靠的“安全垫”。

  总体而言,央行“八连增”黄金,既展现了对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敏锐把握,也为应对全球经济格局调整提供了“中国方案”。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

寻商机
供应 求购 商城

小程序

扫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广东中再盟科技有限公司 crainternationa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709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