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是中国钢铁制造的重要基地,素有“祖国钢都”“中国钢铁工业摇篮”等美誉。近年来,鞍山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拓变废为宝新赛道,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废钢加工产业集群,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产值逐年提升。
截至2024年底,鞍山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超100亿元,同比增长31%,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日,记者在鞍山市采访时了解到,鞍山市现阶段正在不断提高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水平,倾力打造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两大循环利用产业链,做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
工业固废中的“商机”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鞍山市的鞍钢矿业资源利用(鞍山)有限公司(简称“资源利用公司”)尾矿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现场,工人们正紧张地忙碌着。
“目前,项目设备正带负荷调试,已经进入建设收尾阶段,预计8月将全面投产。”现场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
尾矿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是辽宁省重点项目,也是辽宁省唯一入选国家第一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的项目。项目通过绿色开发技术工艺,将鞍钢东部矿区当前难以利用的铁尾矿资源转化为65%的铁精矿。
过去,由于粗放式的开发利用,造成含有大量铁金属的尾矿作为工业固体废弃物被丢弃。若这些铁尾矿被大规模综合利用,回收的铁精矿可有效解决我国钢铁行业铁矿(805, -22.00, -2.66%)原料供给严重不足、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的难题。另外,还可以有效解决铁尾矿大量堆存,造成大量土地被占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地质灾害等诸多环境与安全问题。
“我们的项目采用‘预富集—流态化磁化焙烧—磁选’绿色开发工艺技术,实现了从常规物理选矿向化学选矿的新突破。项目设计年处理含铁量11.68%的铁尾矿2400万吨,年产品位65%的铁精矿220万吨,相当于多建一个年产850万吨的铁矿采选联合体,年减少碳排放83万吨。另外还可以回收粗粒尾砂800万吨,细粒尾砂336万吨,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水泥等行业。”资源利用公司副总经理王海龙介绍,随着项目的建成、投产,项目取得的技术体系、工程管理经验在推广和应用后,可带动国内尾矿资源和近300亿吨低品位难选矿的绿色、高效开发利用。
鞍山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拥有完备的工业产业体系,当地在矿山采选、钢铁冶炼等行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资源,包括尾矿、废石、冶炼废渣等工业固废及废钢等再生资源,这也为鞍山市发展循环利用产业提供了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基础支撑。
记者从鞍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近年来鞍山市工业固废产生量及利用量在辽宁省均排名第一。鞍山市每年计入统计范畴的一般工业固废产生总量约为5000万吨—6000万吨/年,约占全国产生总量的1%,约占辽宁省产生总量的25%。2024年,鞍山市工业固废产生量约5900万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约1350万吨,主要利用方式为生产建筑材料等。鞍山市有10余户工业固废循环利用重点企业,2024年固废资源循环利用产值超过30亿元。
资源利用公司的上述尾矿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产后,年消纳2400万吨尾矿,可实现产值约15亿元,届时鞍山市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固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均将得到明显提升。
废钢铁需求逐年增长
走进鞍钢废钢资源(鞍山)有限公司(简称“鞍钢废钢”)的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堆成一座座小山的废钢铁,在工厂大门处,还不时有满载着废钢铁的大型卡车驶入厂区。
鞍钢废钢的加工车间内,钢铁件碰撞的铿锵声直击耳膜,完成打包压块的废钢铁已经整齐地摆放着,每个上面都贴着可溯源的二维码,里面包含废钢铁来源、材质类型、加工批次、加工日期、检验结果等关键信息。
废钢铁的主要来源是钢厂自产废钢、机械加工产生废钢、报废汽车折旧废钢、拆迁产生建筑用废钢、生活废钢等。废钢铁是唯一可大量代替铁矿石的铁素原料,炼钢过程中每增加一吨废钢,可节约进口澳洲铁精矿1.7吨,或节约当地铁矿开采3.5吨,节约标煤0.35吨,降低1.6吨二氧化碳和3吨固废排放。
推动废钢铁产业这一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对发展钢铁绿色循环,节约原生资源,降低能耗,减少固体废物排放,推动发展短流程电炉炼钢,实现超低排放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把废钢铁列为主要再生资源之一高效利用。《“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目标,到2025年废钢利用量达到3.2亿吨。《废钢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末,全国炼钢综合废钢比达到30%。
鞍山市2024年废钢铁加工销售量约310万吨,目前,鞍山市共有包括鞍钢废钢等在内的10户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企业,准入总产能为760万吨。
作为鞍钢废钢的母公司,鞍钢绿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绿金公司”)目前已邻钢而建鞍山、本溪、营口鲅鱼圈、朝阳、凌源5个核心基地;邻废而建29个卫星基地,并在广州设立分公司。5个核心基地工信部准入加工能力370万吨/年,资源控制能力突破500万吨/年。
据绿金公司总经理张凯介绍,绿金公司作为鞍钢集团废钢产业集中采购平台,依托辽宁区域鞍钢股份、鞍钢鲅鱼圈分公司、朝阳钢铁、凌钢股份、本钢五大钢铁生产基地(粗钢产能约5000万吨/年),近三年废钢总消耗量(自产+外购)达800万吨/年,其中年外采量450万吨,废钢比16%。按废钢比30%目标测算,未来年外购需求将增至1000万吨级。叠加“双碳”目标驱动,钢厂废钢采购需求将持续扩大,市场空间广阔。
“实际上废钢铁行业的市场需求量在逐年增长。以绿金公司为例,2021年至2024年的销量分别是86万吨、96万吨、138万吨和180万吨。今年1-5月实现销量101万吨,预计全年完成销量228万吨。”张凯介绍,“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拥有邻钢核心基地6-10个。邻废卫星基地80-100个,邻源回收网点500-1000个,产业销量达到约1000万吨/年,营业收入约250亿元,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标准化的全面升级。”
打造两大循环利用产业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十五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强化资源安全保障与“双碳”目标衔接,推动循环经济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升级,重点聚焦新能源设备回收、工业固废高值化利用等领域。因此,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是鞍山城市建设目标实现的关键支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鞍山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据悉,鞍山市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对于经济、环保、社会和资源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从经济层面看,鞍山市2024年废钢产值同比增长49%,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兴起对物流、设备制造等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促进相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资源层面看,矿山尾矿、冶炼废渣等工业固废中的有用成分得到回收和再利用,缓解了资源短缺的压力,减少了对原生资源的开采,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从社会层面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但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提升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形象,有助于吸引投资和人才,促进城市的长期稳定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从环保层面看,资源循环利用能够降低碳排放,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
目前,鞍山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但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例如,工业固废高值化利用度较低,冶炼废渣、粉煤灰、脱硫石膏、钢铁沉泥等工业固废的有价组分未被充分开发利用,大多生产建材产品,未实现分级分质利用、高附加值产品过少。尾矿和废石等利用程度较低、利用方向单一,在有价金属组分高效提取、采空区回填、生态修复及土壤改良等方面未形成循环利用产业链。
鞍山市固废利用产品在外销运输过程中,主要以汽运为主,运输成本高、运输半径有限,销售半径和物流成本严重制约了固废循环利用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需要加大铁路、海运运输效能,通过铁路运输至港口,转为海运,降低物流成本、扩大销售半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鞍山市有关部门正在有针对性地引导企业逐步解决,通过推进和建成一批具有带动效应的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突破一批尾矿、冶炼废渣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不断提升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产业集聚水平,发展壮大综合利用产业集群。
据鞍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介绍,该市将围绕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两大产业链,重点发展尾矿、废石、冶炼废渣、废钢、废铜废铝、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六大发展方向,园区化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其中,工业固废循环利用产业链主要围绕尾矿、废石、冶炼废渣、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工业固废资源,推动工业固废循环利用产业园区化集聚。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将围绕再生资源,重点打造以废钢、废旧金属、废旧动力蓄电池为重点的再生资源利用产业集聚区。(来源:证券时报)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